我国用品销量暴涨11倍成为全球第1主要是“这类人”消费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1-24
随着开放的大潮,一些思想解放、眼见开阔的人群,看到了国内用品巨大的市场空白,利益驱动下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如今的用品,更是“大大方方”摆放在超市收银台旁的货架上。情趣用品琳琅满目展览于各个电商平台,即便是向来以“被动”“内敛”形象著称的中国女性也空前关注用品。避孕与情趣满足用品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
2021年数据显示,中国用品产业年销售额超过千亿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一,销量暴涨11倍。如此火红热闹的市场,谁曾想过?
在1986年前,大部分国人认知里,用品等同于等计生用品,是国家统一发放的生活物资;而生产和宣传情趣用品,属于严打的“犯罪行为”。
最早的用品在市场销售不易,于是开辟出一条与医院泌尿科合作,定位为保健用品的方式进行售卖。意想不到的是,150元一只的高价,仍然挡不住人们购买的热情,先期投入的部分产品,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售卖一空。
要知道,90年代初,全国大中城市职工的月工资在100-400之间,三四百万都属于高收入群体。这意想不到的销售业绩,进一步刺激了商人们的神经。
1993年,用品被正式列为医疗辅助健康用品行列。生产和销售都得到国家许可。那年北京开出了一家名为“亚当夏娃”的用品店,是中国第一家用品实体店。1995年情趣用品合法化,也伴随着外来资本快速涌入分羹。2003年到2013年随着国家行业监管取消,进一步降低入行标准,大批用品企业在这一期间爆发式增长,形成了若干家的规模企业。
2010年前后,电商井喷式爆发,用品这才恍若找到了自己施展拳脚的地盘,迎来了发展的十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今在网络购物都会留下痕迹,然而网络购物的火爆,也让人群购物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隐秘的物品,只要有需求在网上就能买到。
用品具有私密性特点,而电商平台交易则有“不打照面”的优势,二者一经邂逅,便迸发出电光火石般的经济效益。就电商平台而言,2012年我国用品年销售额大约为50亿元,到2017年交易量首次突破100亿大关,2021年更是超过600亿元。而用品的规模,2020年为1134亿元,有人乐观估计,2022年有望破2000亿元。
不得不说,中国用品行业已经进入“爆发”的时刻。计生委一项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单单生产、销售量从12亿只猛增到了47亿只,直接翻了4倍之多。这个曾经让人“谈性色变”的“违法”产业,如今已成为数一数二的暴利行业。
在这些利好的数据背后,还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在用品的购买群体中,6成以上为女性消费者。而根据网络平台的相关数据显示,女性用品的使用量一年就翻了11倍。
2020年用品1134亿元的销售额中,超过800亿的消费贡献来自于女性,占到三分之二;其中女性情趣用品增长率近70%,远远超过男性市场的幅度,这让很多人跌破眼镜。
首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人们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性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以言说的合理需求,用品也有了正当的身份。其次,当前网络购物已是主流购物渠道,用品尤其多,而女性是网购的主力军,她们更热衷于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服务和需求,进而促进了用品的火爆销售。最后,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女性地位的变化。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5%。2021年度,女性劳动者的平均薪酬为7017元,较2020年同比提升2.5%。当下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职业程度更高,经济地位也日渐独立,不再束缚于家庭,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需求,进而催生了用品,特别是情趣用品的消费。
“用品”前景可观吗?未来这一行业的增长,还有一个可靠的增长群体,即单身人士。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无性症候群”这个热词,它曾被用来形容独身人口增长的日本,而我国“无性症候群”也有蔓延的趋势。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我国超70%的上班族对性生活不满意,而5年以上无性生活且单身者比例高达30%,单身10年以上的有12%。
另外,生活中有28.13%的人对用品接受度很高,而34.82%的人表明有尝试的意愿。这样的时代特征,也为用品在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市场的扩大,也会促进产品的优化,用品产品日渐丰富。能更好满足男女不同的需求和喜好,而自给自足的性生活也许成为未来的潮流。
从谈之色变,到大受追捧,中国用品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未来用品消费趋势如何,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