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养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2-15
夏季营养保健
炎热的夏天总是特别难熬,所以夏天更需要养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夏季养生资讯。 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盛夏养生第一讲
夏三月,谓之繁休,天地之气相交,万物生花,夜卧早起,贪阳无厌,无欲无求。怒,则使华英美,气泄之。 若情在外,今夏气 答案是成长之道。 如果你违背它,你会很伤心。 秋有疟疾,受者少。 冬至期间,大病一场。
春气逆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夏气逆则阳不长,心气中陷。 秋气逆则太阴不摄,肺气焦。 逆冬气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夏伤热,秋伤疟。 春气者病于头,夏气者病于身,秋气者病于肩,冬气者病于肢。 盛夏好胸胁,长夏好穴泄寒,暑不出汗者,秋成风疟。
夏季养生原则:
1、夏季养心。 《黄帝内经》有如下记载:春气病于头,夏气病于藏,秋气病于肩,冬气病于四肢。 夏养心,养生之本。 藏有夏气者多病,夏季炎热,热毒最易侵袭心脏,中暑休克。 因此,夏季养生主要是调养心脏。 减少高温作业,注意避暑降温,陶冶情操,增加养心食物。
1) 盛夏滋补汤
山楂红豆滋补汤、百合莲子党参、
盛夏炎热,清热解暑,开胃安神五脏。
原料:山楂10克,红豆20克,百合8克,莲子25克,党参12克。
功效:清暑解毒,平胃气,平五腑。
2) 提神饮品
原料:竹叶2克,金银花1克。
制法:将水煮沸泡茶饮用。
功效:清心火,散血热,防暑降温,安度夏日。
二、健脾除湿。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增酸降甘”、“补盐补水”。 脾虚者应在夏季养生。 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甘甜、清淡可口、易消化、滋补而不油腻的食物。 湿邪是夏季的一大邪气。 再加上夏季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感到食欲不振,容易腹泻,并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因此应常吃健脾利湿之物。 一般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薏米等。
1) 夏季开胃汤
薏仁豌豆开胃汤、籼米花生山楂食谱、
炎炎夏日,口感差,健脾开胃的功效值得称道。
原料:薏米15克,豌豆10克,籼米25克,花生10克,山楂5克。
功效:除湿行胃,健脾消食,养胃滋阴,
3.清热解暑。
暑热不出汗者,秋风疟。 夏季气温高,暑气旺盛,人体的心火比较旺盛。 因此,常采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和食物来祛暑。 同时,需要适当出汗。 自古就有夏天吃姜出汗的说法。 夏季如果遇到不利于出汗的异常天气,可以吃一些生姜、辣椒、花椒等发散的东西,让体内的湿气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从而减少秋季疾病的发生。 同时可以通过运动来达到,比如在清晨没有出太阳的时候做一些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秋季的风疟。
四、滋补肺肾。
中医认为,根据五行规律,夏季心火旺,肺金肾水弱。 故应注意平心阳,滋肺肾阴。 可以选择沙参、枸杞、熟地、百合、桑葚,以及吸收肺气的酸味之物,如五味子等,可以防止过度出汗,消耗津液。
5.治疗冬病夏病。
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在夏季人体与外界都充满了阳气,对于一些冬季较易发生的疾病盛夏养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采用口服中药结合外治法如针灸。 冬天在容易冻伤的地方擦新鲜芝麻,可以预防冻伤; 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以治疗冬季的哮喘和鼻炎。
第二讲
夏季炎热,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 老年人在夏季吃补品更为重要。 建议老年人夏季宜选择汤品和稍稀的粥类,如莲子汤、蔬菜汤、绿豆粥、豆浆粥、玉米糊等,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清热解暑。 夏季食物非常有益。 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老人,建议吃银耳汤芹菜粥,早晚两次,效果很好。 消化不良伴有慢性腹泻,可用鲜芙蓉花面补胃汤食用,效果相当不错。
夏季老年人如何吃:
(1)宜吃瓜果:
夏季气温高,水分和能量大量流失,必须及时补充。 瓜果中的水是经多层生物膜过滤后富含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天然、洁净、具有生物活性的水。 最有营养盛夏养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最安全,最易吸收。 研究表明,瓜果的含水量在90%以上,极易吸收。 瓜类所含的营养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稳定血压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很有帮助。
在夏季的水果资源中,桃以其果形优美、果肉甜美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果”。 桃肉味甘酸,性温,归胃、大肠经; 具有滋阴生津、润燥活血的功效。 适用于夏季口渴、便秘、痛经、乏力、咳嗽、疝痛、遗精、自汗、盗汗等病症,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营养保健作用:
1、桃子具有补气血、滋阴生津的功效。 用于大病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者;
2、桃含铁量高,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理想的辅助食品;
3、桃子含钾多,钠少。 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 是稳定血压的理想水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