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护眼从幼儿时期开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11-24
阅读提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眼日,记者调查发现,全市青少年学生近视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广大学生及家长真正充分重视视力保护,才能使这一“窗户”不致蒙尘、清澈透亮。
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眼与书本距离30厘米左右;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走路时和开动的车厢内看书,也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或昏暗的路灯下阅读、写字;连续读书写字45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或向远方眺望,使眼睛得到适当休息……如今,这些积极预防近视的黄金知识似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
今年的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主题为“科学矫正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这已是“爱眼日”连续第3年聚焦青少年近视。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爱眼日”前夕,记者走访了全市部分学校和医院,对全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今年十岁的强强是市内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如今已有7年多的近视史。据强强的妈妈介绍,孩子还在两岁多时就迷恋上了一款名为“杀西瓜”的网络游戏,每次孩子一吵闹夫妻俩就会毫无原则地奉上平板电脑。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在一次健康体检中查出双眼视力只有0.6。这时强强的父母才意识到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急忙带着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结果显示孩子已经形成真性近视,而且错过了最佳的校正时机,不得不配戴眼镜。
记者走访强强所在的班级发现,班上60多个孩子已经有十几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近视,学校其他年级近视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而且越往高年级学生近视越多。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有增无减,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儿童屈光不正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据市二医眼科副主任高琳介绍,医院曾在一定范围内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做过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幼儿园发生率为2.1%,小学低年级(1—3年级)发生率为9.8%,小学高年级(4—6年级)发生率为23.1%, 初中发生率为56.2%, 高中发生率为71.8%,远远超出了美国儿童青少年10%的近视率。
针对青少年学生近视发生状况及原因,记者采访了市一医眼科主任王少杰。王少杰告诉记者,近视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但遗传因素只占人群总数的3%—5%,主要发生在婴幼儿阶段。2017年市一医眼科接诊的6.8万例眼病患者中有一半来自视力障碍,视力障碍人群则主要分布在青少年学生阶段。
王少杰表示,用眼不当、学习环境相对较差、缺少户外运动等是青少年学生发生近视的主要原因。走路、坐公交车、躺着看书、看手机、看平板电脑……不仅学生,不少成年人也有诸多用眼不当行为。
而学习环境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孩子一天有近十个小时在校学习,如果教室的采光得不到保证,极易引起近视。一般来说,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一般不低于1:6。黑板不应有反光,并保持乌黑或墨绿色。光线应从左侧或左前方射来,写字时别让手的阴影遮住光线。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学校由于班额过大,课桌椅的间距过小,有的课桌椅甚至离黑板只有一米多的距离。
“青少年每天的运动量与近视率成反比,运动会使机体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有益视力的保护。”王少杰指出,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生,而这一点大多数学生未能做到。
“青少年如果在10岁前发生近视,按照每年平均增加75度算,其18岁成年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中年以后发展成病理性近视的风险会大大增加。”王少杰表示,近视发病年龄的提前,意味着患者未来遭遇视力困扰的风险倍增。
王少杰表示,超过600度的近视被认为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就业选择,还可能带来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有致盲可能的眼科并发症,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高度近视者易发生视网膜脱离,几率占近视人群的10%左右。为此她提醒这类人群,应避免跳水、球类、打喷嚏及其他剧烈活动,防止眼底出血或出现视网膜脱离。
王少杰告诉记者,对近视持不正确观点的学生及家长大有人在,他们认为高中前孩子只要近视度数控制在手术许可的范围内,成年后做手术就能解决。但不是所有的视力问题都能通过手术解决,有的人可能不适合手术,适合手术的人手术后也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从而发生不可逆转的视力损伤。
医生只是挽救视力的最后一站。王主任再三强调,家长和青少年学生都应该充分重视视力保护,能通过积极预防拥有一双明眸为什么还要在鼻梁上架一副“十字架”呢?她建议家长从孩子三岁左右便带其开始做眼健康检查。
眼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对于近视,防控重于治疗。市二医眼科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于2017年8月率先在全市开设青少年近视防控门诊。
防控门诊建立以来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检查、逐步建立视力档案、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等工作。市二医眼科副主任高琳表示,医学验光是所有眼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建立儿童视力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及控制近视发展的基础。定期眼部检查可尽早发现视力问题,80%的视力损害是可以避免的。发现视力下降后应该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首先区分真假近视,真性近视正确佩戴眼镜或角膜塑形镜,遵医嘱定期复查。戴不适合自己眼睛的眼镜是对眼睛最大的伤害。
从儿童时期就着手加强近视预防是上策。为遏制儿童近视患病率不断攀升势头,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教育局联手在全市选择三所学校建设了近视防控基地,开展青少年近视干预项目,以减少近视发病率。同时,通过干预,可以发现如斜视、弱视等眼科疾病并及早治疗。此外,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大小孩”,基地则建议学生及家长紧密配合医生,做好度数增长控制。
荆门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和小儿眼科主任胡晓军一直持有一个观点:近视是不可治的,手术的办法只是让患者摘掉眼镜,其眼部的构造、机能在术后并不能恢复到没有发生近视前,而且高度近视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是很少能够根治的。因此,他认为发生近视后眼科医生一对一地治疗远不及一对多地提前预防。近几年,他带领科室人员多次深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知晓近视带来的后果,正确用眼,减少近视发病率。(记者 张爱华 通讯员 尉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